事項
|
策略/重點
|
工作
|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
時間表
|
負責人
|
所需資源
|
I.2.2.1
|
課外活動組及各科組提供多元有趣的體藝活動及技能訓練,讓學生發掘個人興趣,發展不同的潛能,平衡學業與體藝潛能的發展,也幫助學生兼顧生理及心靈的需要,藉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紓緩學習壓力,並透過培訓及參與服務和學界比賽,開闊眼界,豐富經歷,提升自信。
|
透過數學學會活動,引入身心益智的桌上遊戲。
|
1. 70%或以上學生踴躍參與校外比賽及活動。
2. 80%或以上參加的學生認為相關活動有益身心、可紓緩學習壓力及發展潛能。
3. 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的相關副量表Q值達100。
|
1. 老師向學生以口頭查詢,訪談的形式諮詢學生的意見。
2. 70%或以上學生出席紀錄。
|
按數學學會之定期晬磓聚會或配合ECA之安排。
|
級任教老師統籌及帶領
|
數學學會經費
|
I.3.3.1
|
協同不同科目及價值教育課,設計校本課程及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促進學生對國情的了解,並透過中西文化的比較,凸顯中華文化的精粹,鼓勵學生傳承傳統精神,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
各級數學科老師於策劃課程或設計教學活動時,於恰當的課題中自然結合中國在數學各方面的領域上的成就及有關數學家介紹的元素。
善用地下掛牆之數學科組壁報板,每學期貼上有關介紹中國數學教育及數學家的資訊。
於本學年4月或5月安排中三級15名數理科成績優異的學生參與「薪火相傳」項目中之珠海交流團。
|
1.每級最少有1項課後延展學習活動加入中國及香港元素。
2.70%教師認同措施成效。
3.70%學生對提升社會及國家的認識有正面評價。
|
由科任老師向學生以口頭查詢,訪談的形式諮詢教師及學生的意見。
|
全年
|
科任老師
交流團帶隊老師:YTK、及WSY
|
不適用
|
I.3.3.2
|
協同不同科組舉辦中華文化日,透過國藝表演、文化講座、工作坊、攤位遊戲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趣味性,並理解當中的內涵和意義,內化傳統的價值和信念。
|
透過數學學會活動,引入身心益智的桌上遊戲, 其活動圍繞富有傳統文化色彩的智力遊戲。
|
1. 學生踴躍參與校外比賽及活動。
2. 80%或以上參加的學生認為相關活動有助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有益身心、可紓緩學習壓力及發展潛能。
3. 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的相關副量表Q值達100。
|
1.老師觀察學生的態度和行為表現
2.檢視學生境內外與中華文化相關之交流活動紀錄。
3.學生問卷調查。
|
全年
|
科任老師
|
數學學會提供不適用
|
II.1.1.3
|
優化校本課程,透過SRA、價值教育課及多元學習經歷課,融合學習與生活;並通過STEAM課程及活動協助學生發展邏輯思維,啟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
|
1. 透過中六級SRA中與STEAM相關的數學科來引入多元學習經歷課。
2. 數學科與STEAM小組合作,鼓勵同學參加相關課程、學界的STEAM比賽及講座及展覽等活動。
3. 帶領各級或目標群組出席合適程度的講座。
中一級:速率
|
70%或以上參加者認為交流活動有助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
學生完成相關的工作紙,並獲得評級B或A。
|
上學年
|
LMK
|
不適用
|
II.1.1.4
|
鼓勵老師參與專業培訓活動,掌握課程及教學的最新資訊和發展,配合校情及學生需要持續優化學校課程。
|
推薦老師出席由大學主辦有關的STEAM的公開講座。
|
70%老師認同專業培訓活動有助提升學與教的專業能力,參與專業培訓活動平均時數達50小時
|
檢視教師的出勤率及以口頭或訪談的形式諮詢學生的意見。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
II.2.2.1
|
中一及中二級人文學科及數理學科透過不同跨科組協作學習或微型專題研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
數學科組提供與課程內相關的基礎數學知識,並標示在進度表內。
|
70%或以上老師認同相關活動有助學生提升共通能力。
|
以口頭或訪談的形式諮詢教師及學生的意見,並觀察學生課業及課堂表現。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
II.2.2.3
|
各科設計及優化資訊素養和國安教育校本課業,引導學生反思,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
|
數學科組針對與國安及資訊相關的內容設計能溶入課程內的專題工作紙。
|
70%或以上參加者認為課業內容有助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和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
|
學生完成相關的工作紙,並獲得評級B或A。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
II.3.3.1
|
學與教促進組協調不同學科的閱讀計劃及閱讀活動,鼓勵科組舉辦多元而有趣的學科閱讀活動。
|
中一題目 華人數學家
(2月閱讀報告)
中二題目 自選數學書
(2月閱讀報告)
|
70%學生獲評分
B-或以上
|
由科主任提交綜合數據分析。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
II.3.3.2
|
發揮圖書館的職能,加強圖書館領袖生的培訓,師生透過不同媒介的好書推介,如早會分享,早讀推介及科組短片推介,提升同學閱讀的興趣。
|
數學科配合圖書館,推行「好書推介」、「閱讀分享」等活動,鼓勵學生設計具本科特色(例如可涉及公式甚至報表)的閱讀報告計劃。
|
50%或以上班內學生認同該推介。
|
以口頭形式匯報情況。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
II.3.3.3
|
圖書館善用不同的撥款,增購課外書籍,推動電子閱讀,籌辦校內及校外的閱讀活動,如閱讀講座、讀書會、主題書展及漂書活動等。
|
數學科組向圖書館推薦訂購課外書籍。
|
能在實體或網上書店中可訂購到的。
|
以口頭形式匯報情況。
|
全年
|
科任老師
|
不適用
|